首頁 
摘要 
方案規劃 
執行過程 
成果評估 
省思與分享 
連絡 

 

 
 

一、背景分析


(一)學校基本資料

                  表01:士林高商學校基本資料表

學校地址

111臺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50

校長

黃贇瑾

電話
傳真

(02)28313114#101
(02)28321534

學生人數

  日間部:2,769
夜間部:886

班級數

日間部72
夜間部24

教師現有數

校長、教師等215人;
職員33人;
技工、工友12

校地規模

47,951平方公尺

教師學歷情形

本校專任老師其中博士學位有1人,碩士學位83人,碩士40學分班38人,大學畢業50人,師資素質高,均學有專精。

校舍規模

普通教室72間、專科教室或特別教室43間、辦公室28間、活動中心1棟、圖書館1間、室外球場(籃排球)5面、室內球場(籃排球)1面。

科別規模

日間部:
商業經營科18班、會計事務科6班、應用外語科6班、國際貿易科18班、資料處理科12班、廣告設計科6班、綜合職能科3班、體育班3班。
夜間部:
商業經營科10班、國際貿易科12班、應用外語科2班。

(二)現況分析

1.地理位置:
本校創立於民國 40 年五月,迄今已56餘年,前19年校地在大同區現蘭州國中,民國59年遷移到目前校地(士林區)。本校校地廣闊,面積達4.9公頃。學生活潑、自治,教學設施完備,附近有公車、捷運淡水線,交通便捷。緊鄰陽明高中、士林國中、士林國小、百齡高中及中正高中,亦鄰近陽明山、故宮博物院、圓山、芝山岩等名勝古蹟。
2.教學設備:
擁有容納230人的演講廳;電腦教室14間(含PC教室11間及麥金塔電腦繪圖教室3間);視聽教室9間,均設有最新的視聽設備;學校也有手提音響、放影機可供師生借用;設學生自學區,多媒體電腦設備,供學生課餘使用;圖書電腦自動化系統,快速查詢館內藏書、資料。
3.網路環境:
已完成校園光纖網路主幹,建立起校園網路,提供網路資訊服務,且通過第一、第二、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學生網路帳號服務系統:學生擁有個人的電子信箱及網路作業功能;電話撥接服務系統:師生可由家中電話撥接校園網路,使用網路資訊服務功能。
4.家長背景:
本校學生來自社區的部分約佔35%,超過五成的學生來自於外縣市,而學生家長大多數是社經地位中等階層,教育水準平均是國、高中,因此單親或失業家庭不少,部分學生生活困頓。
5.社區特色:
本校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商業職業學校,位於臺北市商業活動頻繁的士林區,由原有的商店林立、夜市繁榮的景象,近年來,隨著社教機構的一一完工啟用,如臺北市立天文科學館及國立科學教育館,更增添了不少人文教育的氣息;另外,近在咫尺的新光醫院提供了完備的醫療資源。
 

 

 

二、方案目標


本方案名稱為「開啟學習新資源、開創士商新世界」,其具體的目標如下:
(一)家長正向的參與,親師信任合作,把每個孩子帶上來。
(二)家長多元的參與,協助支援學校推動各項活動。
(三)善用社區的資源,增進教師多元教學與成效。
(四)引導社區的發展,提升社區生活品質。
(五)整合校友資源,傳承學校優質傳統。
(六)鼓勵退休教師,參與及支援學校活動。

 

三、實施策略


為達成上述目標,在黃贇瑾校長的帶領之下,各處室主任、組長、家長會、教師會等,針對目標討論溝通後,擬定下列具體實施策略,落實於校園之中。具體的實施策略如下:
(一)家長的參與─正向與多元
家長是學校推動教育活動不可獲缺的一部份,家長的人力協助不但可以擴大學校資源的應用,更可作為學生師生溝通的媒介。學校可以運用家長多元的專業背景,辦理各項的專業研習、活動的帶領,在彼仳良好的互動中,群策群力、攜手合作,共創美好的遠景。家長也可以透過參與學校的活動,從組織中獲得成長,落實終身學習的目標,並可以促進親子間的關係,與孩子共同成長。以下為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向度與預期的目標。


 

(二)社區資源的運用—善用與引導
以現今各級政府經費日益拮据,再加上景氣的不景氣,學校的資源越來越少,因此善用與應用社區既有的資源是學校擴充教學面向、走入社區的一個可思考的方向。能運用社區已形成的既有資源,有效結合教學與活動,必能擴充學生的視野,也能將教學移到社區,促進學校與社區彼此的了解,共創資源共享的目標,進而互蒙其利。以下為社區參與的向度與預期的目標。
 

(三)整合校友、退休老師資源—分享與回饋
本校成立至今已於57年,畢業校友逾6萬人,在社會上各行各業頗負盛名,成就者眾,他們的努力與奮鬥的精神,必能為學弟妹的榜樣。若能有效整合畢業校友的經驗與回饋,必能使學校有更好的發展。
本校退休教師人數已有302人之多(97學年度下學期統計),他們大部分都是經驗豐富且教學認真的老師,退休之後會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協助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輔導學生生活及協助社區志工服務。以下為校友及退休教師參與的向度與預期目標。

 

 

 


著作權所有 (c) 2009 臺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