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摘要 
方案規劃 
執行過程 
成果評估 
省思與分享 
連絡 

一、家長參與向度 - 多元與正向


(一)正向的專業提升
1.家長會網站的建立(www.slhs.tp.edu.tw/ /parents/index.html):
內容豐富,活動清楚安排,委員名單、會務計畫、會務紀錄、家長會訊、財務管理、志工園地、活動照片、委員輪值等資訊,是充分傳達訊息,意見交流的園地。而這個網頁是家長們自己設計,學校同仁協助架設完成的,可見我們家長在此方面也能發揮他們的專長。
2.研習活動的辦理:
家長會裡的家長委員,很多都是在各行各業的專家,他們可以對家長、老師、學生作一些專題演講,進而提供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對學生也能作一些職場的經驗談。以下為家長所辦理的研習活動。

(二)多元參與活動
1.支援實習商店活動
實習商店是結合商科教學實務的活動,為實施能力本位教育及創造思考教學,使高商學生徹底瞭解各種企業設立登記、經營、報稅、查核等一貫作業,期使學生學以致用。所以舉辦學生實習商店,可以驗收教學實習效果,並可增進學生多元學習與展現。
每逢實習商店辦理的當天,會吸引成千上萬民眾,全校變成了商場,學生變成了老闆,學生可自己選擇欲營業項目,目前店面以跳蚤市場、娛樂業、餐飲業的型態居多。尤其是廣設科同學所辦理的鬼屋活動,常被媒體報導,這也是展現學生藝術設計才華的機會。由於家長默默提供人力、物力的協助使學生在準備「實習商店」活動的過程中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2.家長會志工服務隊
家長志工的服務項目有:(1)家長會辦公室、晚自習的督導輪班,協助清寒學生列印請假單。(2)統測期間安排家長志工貼心的服務與打氣。(3)為慰勞家長志日的辛勞,辦理志工大會、健康講座。(4)建立家長會的獎勵制度,於新春辦理志工家長聯誼並頒發志工感謝狀。



3. 補助社團(校隊)經費:


由以上列舉之家長會97學年度支出項目、內容及支出比例,其中以獎勵學生各項活動占支出經費最多,其次為辦理親職師生聯誼活動,足見家長會對於學生各項競賽獎勵、社團活動補助及師生活動的用心。在家長會提供這些獎勵以後,我們發現本校學生畢業考取國立學校比率逐年提高。從94學年度為24.25%,95學年度為30.51%,到96學年度為33.3%,學生學業表現因各項獎勵而大有進步。
此外,專案經費的補助包含:(1)每學期「學校日」活動提供家長杯水的服務。(2)親職講座提供參加者點心及父母成長團體提供便當。(3)國際人士到校參訪時,家長志工亦擔任接待或提供週到的茶點,使國際友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4)贈予士商27位清寒獎助學生,歲末年節賀禮,每位500元,以表關懷與鼓勵。(5)家長委員認助15位清寒學生,全學期午餐費75,000元。(6)專款補助學生社團活動訓練牆壹座20,000元及家長委員免費施工。(7)15位清寒學生,全學期午餐費75,000元。(8)家長會顧問捐贈經費20,000元成立士商「文化藝廊」。

4.家長聯誼會的協助
本校「家長聯誼會」不同於其他學校的是會員除了畢業生學生家長外,現任家長或學校師長、行政同仁(含已升調職或退休),甚或對本會認同之其他社會人士皆可參加。家長聯誼會雖大多由歷年畢業生家長組成,但仍繼續關懷學校學生,設立進步獎助學金,鼓勵在服務特優或品德有顯著進步的學生。

(三)促進親子的關係
1.「參與學校日」活動:本校家長來源雖遍布台北縣、市,但本校仍期待家長撥冗參加「學校日」活動,積極出席才能增進良好之親師互動關係,共同協助學生成長。茲將近三年來家長出席學校日概況統整如下。

 2.親職教育終身學習:本校積極企劃並執行各類親職教育活動,計有「家庭與我」父母成長團體、真愛永不遲─父母效能工作坊、公私立高職家長成長研習、影片賞析、烘焙讀書會等活動。

3.家長會經費、物力補助:本校家長會秉持著高度熱忱與關懷,給予學生很多的獎勵,以下是家長會自95學年度特別加強補助的學業表現、體育競賽、技藝競賽等補助款支用情形。自95學年度到97學年度上學期的統計,其中以校內競試獎勵金、模擬考獎勵金為補助最多的項目。

(四)和諧的夥伴關係:家長參與學校各項會議,可以經由會議的討論了解學校的運作與決策的過程,增進彼此的了解。學校也因有家長的參與,家長可以依其專業,提供意見及協助,讓學生得到最好的照顧。本校家長參與學校各項會議如下表所示。

 

 

二、社區參與向度 - 善用與引導


(一)、 社區資源的提供
1.與醫療單位合作:經由每場次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個案討論會」回饋問卷,90%以上參加的教師或家長皆認為未來辦理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個案討論會」,對於二級及三級預防工作,是非常有幫助或有幫助的。另外,能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對家長與個案的互動有相當大的幫助,也讓家長感到學校對家長的支持與重視。

2.利用社區資源教學:利用社區資源進行校外教學,不但可以減少學校資源建構的費用,更可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標。學生也可以因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增廣視野。

3.本校與教育、民間單位或大專院校合作
j(1)邀請學者專家到校演講或座談,以提昇教師專業成長:


經統計94學年度至今專業科目研習共辦理15場,共有825人參與;資訊融入教學共辦理15場,共有523人參與;輔導知能研習共辦理77場次,共有2631人參與;特教研習共辦理4場,共有80人參與。
師資來源:教育單位9個(共10人),13場次─南港高工、台中女中、介壽國中、明倫高中、松山工農、靜修女中、華江高中、萬芳高中等國高中職8所及東區特教資源中心;民間單位8個(共9人),15場次─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網奕資訊、澎湃數位、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禾場國際芳療學院、元貞律師事務所、台北TA發展中心、卡內基訓練;大專院校12所(共21人),38場次─國立台灣師大、台大、政大、國立彰化師大、台灣科大、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實踐大學、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私立文化大學、陽明大學、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本校教師(含退休共23人),48場次。
k(2)與技專校院「策略聯盟」的推動:
至目前為止有四所學校與本校簽訂「策略聯盟」:朝陽科技大學、致理技術學院、聖約翰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96學年度上學期聖約翰、台科大給予本校學生外籍師資的協同教學;97.1.16應用外語科80位學生至聖約翰科大參加專題製作研習及參訪圖書館活動;提供給本校圖書館使用資源、英語及日語教學平台。


(二)、 學校資源的反饋



(三)、 良好的互動與合作
1.建置輔導資源網路:本校輔導室網頁建置用心,定期資料更新,內容豐富。含輔導室簡介─輔導室介紹、輔導工作委員會、輔導老師;教師篇─認輔工作、教訓輔三合一、教師研習、教師輔導手冊、心教育;學生篇─生涯輔導、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家長篇─學校日活動、親職教育;其他訊息─最新活動公告、社區資源聯繫、心靈點滴閱讀。風樓心語一學期發行兩次,目前為止已出刊至41期。
2.學生社團社區展現:由於家長會在經費上的部分補助,學生走出校園表現專業的一面;又由於與他校或社區互動良好,常能彼此支援,多場次是友情贊助免費演出。


3.參訪全台科技大學:利用近年舉辦畢業旅行的時機,參訪中、南、東部技專校院或大學,協助教師增進對科大教學環境及設備的瞭解,也增進學生對未來升學的憧憬。
j (1)94學年度高三畢業旅行參訪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及雲林科技大學商科相關系所。
k (2)95學年度高三畢業旅行參訪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管理、財金及電資學院系所、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及東華大學校園。
l (3)96學年度高三畢業旅行參訪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商科相關系所。

4.外國交換學生到本校:96學年度起,本校首次接待外國交換學生,96學年度有來自德國及美國的交換學生共2名(97學年度3名),安排在二年級應用外語科兩班,從第1學期的每日半天課程到下學期的全天課程,並定期諮商輔導,使得在生活、語文學習上獲得良好適應,本校學生因此可與外國同學互相交流學習。


5.與醫療單位合作
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遇到三級預防的個案是需要引進醫療資源的協助,尤其是來自弱勢家庭、需就醫又無病識感的學生或高危險群的學生,更需要專業資源的介入。因此,本校辦理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到校服務的目的就是在尋求專業醫師之諮詢服務,增加家長及輔導人員對學生輔導的知能,且協助需長期心理或精神治療的學生,能在專業醫師到校服務下,安定情緒,維護學生身心健康,預防校園自我傷害事件的發生。


6.與大學心理輔導相關科系學生人力合作
本校認輔工作,除結合校內實習老師、家長、退休教師的力量外,引進社區專業人力,正可補足校內人力的不足,而這些大學相關心理輔導科系的學生,亦正是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最好時機。以下是近三年來,本校連結的認輔教師人力資源醫覽表。

7.家長會、校友會、企業捐款或與民間機構專案的結合活動
家長會或社區中的組織團體常主動提供各項資源活動,讓本校學生有學習的機會,或是獲得協助與照顧。


 

 

 

三、校友與退休教師參與向度 - 分享與回饋


(一)校友的經驗分享
本校雖已創校56年多,然而一直沒有校友會的組織,直到民國90年才由33位熱心的校友發起,於90年10月13日成立,第一、二屆校友會理事長為黃淑英老師,第三、四屆校友會理事長為呂芳青先生。校友會有一項任務就是要協助母校校務發展有關事宜。

(二)退休教師的回饋

(三)資源的整合
1.運用教育專款資源
為使本校各項活動的推行有足夠的經費,並增添學校設備,改善本校老舊校舍,近年來努力爭取本市教育局、體育處或教育部等單位補助的專款活動,辦理活動可分:j修建校園方面k學生活動方面l入學考試方面m運動競賽方面n學生輔導方面o辦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94學年度商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p辦理臺灣區94∼97年度技職學校商業類在校生丙級專案技能檢定工作q辦理94~97年度高中職社區化相關活動。
雖然辦理的過程辛苦,但可以使親、師、生三方獲益,因此行政團隊積極努力的爭取教育單位的專款經費,也因辦理成效佳,得到教育單位的肯定,繼續的再委託專案給本校策劃執行。
2.產學合作:本校特教學生在職場實習方面自90年起,就有10個職場(晶華酒店、文昌便當、大台北花苑、華榮超市、丹泥西點麵包、7-11便利商店、科學教育館、福客多便利商店、頂好超市、郵局)曾提供實習的地點,
目前高二職場實習仍有華榮超市、特力屋、丹泥西點麵包、文昌便當、及新店慈濟醫院5個單位,高三職場實習仍有晶華酒店、7-11便利商店、華榮超市、特力屋、陽光洗車、伊甸基金會及士林圖書館7個單位。
94學年度高三15個學生中有14位、95學年度高三15個學生中有15位、96學年度高三15個學生中有14位接受勞工局提前開案轉銜服務。

 (2)產學合作:
一些企業組織提供場所可供本校特殊教育班(綜合職能科)學生有職場實習的經驗,或提供參觀見習的活動,這對特教生而言尤其重要,因他們畢業即面臨就業的問題。

 

 

 


著作權所有 (c) 2009 臺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